9月19日,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一行来校调研座谈。教育部关工委秘书长郝雅梅、吉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方向春、吉林省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玉刚,我校党委书记李忠军,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校关工委主任常青,校关工委主任、原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晓燕,原副校长、原校关工委主任杨忠,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青年学生代表参加座谈。
李卫红在座谈中首先传达了“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近年来教育部关工委系列品牌活动的亲身感悟,深入阐述了高校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李卫红强调,教育系统老同志教育情怀深厚、阅历丰富,在工作中展现出的忠于事业、奉献国家、终身奋斗的精神令人敬佩,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宝贵资源,要发挥好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李卫红对我校关工委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东北师大工作作风一贯注重实效,接近地气,进展扎实,学校事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希望东师在教育部和吉林省委关工委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五好”关工委创建,做优做强品牌活动,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东北振兴和教育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李忠军代表学校党委向李卫红一行表示欢迎,对教育部多年来关心支持东北师大事业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东北师大根溯延安,红色基因鲜明,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将其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整体布局,充分发挥老同志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资源优势,融入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学生成长全链条,打造更为完善、联动高效的育人体系,不断在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使之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支撑。
马晓燕从“重机制强保障,完善顶层设计”“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梯队结构”“精耕团学指导,筑牢研学平台”“持续领航赋能,聚力实践育人”“深挖红色资源,彰显师范特色”五个方面,详细汇报了我校关工委育人模式及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历史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部、化学学院党委负责人分别以“‘着力三全育人,协同五育并举’工作探索与实践”“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用传承把化学精神植入每个化学人的基因”为题,介绍了本学院关工委建设的特色做法和实际成效。